开平金声狮鼓制作: 承百年手工技艺 造抖擞“金声”醒狮

2020-01-15 10:33   江门日报  

鼓点起,醒狮活。醒狮具有开拓拼搏、不畏艰险的寓意,作为岭南的民俗文化,在广东地区占有重要的地位。每逢喜庆节日,或重大的活动,就有醒狮助兴,这个传统历代相传,经久不衰。而怀有妙手生花之技的狮鼓制作手艺人,能为醒狮的神态、气势添上神来之笔。

2019年12月26日,记者到达胡沃镒的金声狮鼓店时,他和儿媳正在为一个巨型狮头上须。这个狮头黄身白须,双目炯炯发光,仿佛下一秒便要舞动起来了。胡沃镒是金声狮鼓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金声狮鼓制作精良,狮头灵动传神,狮鼓声音宏亮,艺冠五邑,以其精湛技艺名传海内外。这项传承百余年的广东省非遗项目有何独特之处?胡沃镒和他的家人们向记者娓娓道来。

策划/叶桃 统筹/王平强 崔怡娟 

文/图 江门日报见习记者 凌雪敏

1

一手精良技艺传承百年

胡沃镒的金声狮鼓店起源于1988年,位于开平市三埠新昌永富路,已从单一的狮鼓作坊,发展成为制作龙、狮、鼓、演出服等,售卖锣、钹等一整套龙狮道具的综合店。该店是该非遗项目在开平市的传承基地,街头街尾都有一个店面,街尾的用作制鼓、扎架,街头的则用于上色拼装,店面并不大,挂满了工具、半成品,金声狮鼓制作技艺就在这小小的店面得到传承和传播。精良的工艺代代相传,让这家老店得以传承至今,仍为人称道。

近日,这家店承接了一个订单,制作2个3.8×3.8米的巨型狮子头,用于活动展览。眼看快完工了,胡沃镒还是不放心,陪着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制。他表示,此前店里并没有做过那么大的狮子头。一个如此巨大的狮头,扎架、裱纸、绘色、抹光油得七八个人加班加点花费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工。“这个狮子头很考功夫。白天我们放在店铺对面的骑楼下,完成正面的工艺制作,深夜街上的人少了,就把它拉到街道上,由于太大,几个人往往要在梯子上互相借力,才能艰难完成顶上的裱纸、绘画工作。”胡沃镒说,完工后的狮头得十几个人合力才能抬得动。

“因为如此大尺寸的狮子头很少有,因此材料都是向厂家特别定制的,成本比较高。”胡沃镒告诉记者,这个订单对方能给的资金很有限,刚好够支撑材料、人工成本,但想到这个狮头是为文化宣传活动展览之用,能借此弘扬传统工艺,让更多人知道金声狮鼓,感受它的魅力,他一咬牙还是答应下来。

对金声狮鼓的热爱,不只有这家百年老店,还有永富路的街坊。这个大狮头制作之初就已在街上传开了,街坊们经过店铺时都会张望两眼。狮头暂存的位置正好就在一家五金店旁,难免会影响到生意。但五金店老板不但不责怪,还很支持。“金声狮鼓是开平的骄傲啊,他们做的狮头工艺非凡,可好看了!”这位老板说起来喜笑颜开,每天闲了就会走出来,细细观赏着这个庞然大物。

“这狮头都成了开平的网红了,天天都见到有人来拍照发朋友圈。”一名店员边裁着手里的布料,边自豪地说。除了这个“网红”大狮头,店内挂满的红的、白的、黄的、绿的狮头,也是员工们的骄傲之作,“这个是送去纽约的,这个是去福建的,这些旗是做给开平的一家学校的。”胡沃镒给记者比划道。

△深夜,吴东英还在为狮头上色、作画。

△狮鼓店的仓库内摆满了狮鼓半成品。

△“海上丝绸之路”地名文化珍藏展现场。

2

“老祖宗的东西应该留下来”

这个黄灿灿的大狮头在太阳底下熠熠生辉,崭新明亮。但胡沃镒告诉记者,要是在以前,做出来的狮头可没那么新簇,这是因为其中的用料不一样。胡沃镒介绍,以前做狮头的须用的是麻,需要经过浸泡、拆解等步骤才形成细长的流苏,用作狮须;颜料需要从植物、矿物中提取出来,曝晒、研磨、泡水后才能用,且颜色效果没有那么光亮。受工时和人工成本制约,现在店内已经把大部分传统制作材料换成现代材料,只保留熬浆糊、扎竹篾等传统工艺,使得制作出来的狮鼓的质量更过硬了,也更好看了,用上好久也不显旧。如现在的狮须便是化工合成材料制作而成的,用丙烯颜料免去了提取工艺,方便了制作的同时,形成的色彩也更加鲜艳。

但是,胡沃镒并没有因为工艺的“进步”而感到特别开心,在他的心里藏着一个作为传统匠人的遗憾。在胡沃镒看来,传统文化必然要有人文韵味。但现在店里这些产品附着了现代工业痕迹,虽然是好看了不少,却没了沉稳之感,反而削弱了老祖宗留下来的匠心精神。“用传统材料做出来的狮头色调更沉,有一种天然的质朴感。现在都流行‘修旧如旧’,传统文化本来就是一种‘旧’,它应该焕发新生,但同时也应该使后人能继续看到它的‘旧’,这才是最理想的传承。”胡沃镒说,现在的客人大部分都以经久耐用、光鲜气派为衡量产品质量的首要标准,加上出于制作成本、时间的考量,做狮头的旧工艺都渐渐淘汰了。而狮鼓因其音色对原材料的材质有所要求,制作技艺反而没有受到特别大的冲击。

不过,虽然受工业的冲击,金声狮鼓店里还是能找到一些“旧”痕迹的。店中挂着一块“金声”牌匾,据说已有数百年历史,其起源已无从考究。胡沃镒介绍,店中还曾保留了一批原工艺用的材料,但它们却没有牌匾那么“幸运”了。在一次清理时,店员认为这批材料已经用不上了,便将其扔掉了。胡沃镒至今仍感到惋惜,“不管有没有用,老祖宗的东西应该留下来的!”胡沃镒重重叹下一口气。

△胡沃镒正在修整狮头的配件。

△工人正在裁布。

△工人正在为狮头安装狮须。

△工人正在为竹架上纱布。

3

传承技艺的年轻人不好找

近日,王先生位于跃进路的便利店开业了,即使店前的人行道很窄,他也要雇一队醒狮队过来,在店门前摆上两个小狮头,敲锣打鼓贺上一把。“开店是件开心的事,请舞狮队过来‘闹一闹’,一来取个好彩头,二来也吸引人流,何乐而不为?”王先生说。不论是创业开店、还是传统过节,广东人都喜好舞狮、舞龙,以此庆贺。因此,相比起其他非遗项目,狮鼓制作一直都有一定的市场,维持技艺人的生存。早在上世纪80年代狮鼓的鼎盛时期,满条永富路都是制作狮鼓的店,即使如此,狮鼓市场仍供不应求。

“醒狮精神代表了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广东人精神,有广东人的地方就有醒狮。现在也还有很多学校、商会,美国或加拿大等国家的华侨在我们这定制狮鼓。”吴东英说。吴东英是胡沃镒的儿媳,因为有一定的美术功底,喜爱狮鼓,便跟着胡沃镒制作狮鼓,至今也有20多年了。吴东英介绍,现在这条街上就只他们一家店还在坚持了。金声狮鼓店内挂满了已经制作好的狮头,四周还有许多半成品、边角料,工人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为订单赶工。现在店里一年可以卖出五六百个狮头,但也仅能维持店铺的运作,为节约成本,工作都是一家人在做,请的工人并不多。如今网络发达,通过微信等渠道,他们接到福建等外省甚至海外的订单,才进一步拓开了销路。“虽然订单没有以前那么‘火爆’了,但现在名声打出去了,越来越多人来找我们做狮鼓,市场上狮鼓的需求量还是可以的。”目前,吴东英正准备着手开淘宝店,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除了经济成本,有经验有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也是工人难请的原因。”吴东英告诉记者,现在店里最年轻的,也快40岁了。一直以来,开平市政府都通过政策优惠、助力宣传等方式传扬金声狮鼓,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这项非遗文化的魅力。胡沃镒表示,很多时候都有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参观体验,但也只走马观花,还是难以找到传承技艺的年轻人。“狮鼓制作工艺复杂,当初我跟着父亲学习了二十多年才全数掌握技巧。现在这项工艺带来的经济效益不高,谁还会花那么长的时间学习这项技艺呢?”胡沃镒的语气含着几分惆怅。

挖掘侨乡地名文化  “海丝”藏品载乡愁

广东省东仓里美术馆作为展示平台,一直致力提升展览的文化品位,让展品通过展览增值。最近,《“海丝之路”地名文化珍藏展》在该馆的至宝馆展出,吸引了众多行家和收藏爱好者的关注,也吸引了各界人土前来观展。该展把侨乡地名文化融入“海丝之路”的主题,精选本土藏家手上的“克拉克瓷”和新会的官冲窑陶瓷藏品展出,还特意请来专家举办现场品鉴活动,从收藏品托出“乡愁”,引起观者共鸣,得到行家的认可和观者的赞赏。

上川岛

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中转站

早在北宋时期,江门就是广州通海夷道上的“放洋”之地,是国外朝贡船只停靠之地。

上川岛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上有其独到的地位,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中转站和主要贸易场所。早在16世纪,便被葡萄牙人称之为“贸易之岛”,法国人称其为“希望之地”,葡萄牙人被准许居留川岛,川岛成为葡人初期的远东商业基地,在上川岛停泊并上岸陈列货物,与当地人交易。

上川岛大洲湾遗址是明代陶瓷外销东南亚及欧洲国家的贸易点和中转站,是中葡贸易史以及中西海上“陶瓷之路”的见证。

官冲青瓷

曾为海上贸易主要货品资源

新会官冲窑,原称“陶瓷窑遗址”,位于古井镇官冲村碗碟山。始烧于唐中期,盛于晚唐,至宋初停烧。这个位于新会古井镇的大型古窑址,在1957年被发现,自此新会陶瓷手工业曾显赫一时的辉煌历史才得以重见天日。

唐代中晚期,新会的先民在县南部的古井岛兴建大规模的窑场,大量生产日用青瓷,并将瓷器生产基地的布局扩大到潭江流域,尤其充实了唐朝产地的格局。

由于新会官冲窑靠近海边,运输方便,在唐朝,还是外销陶瓷的重要生产基地,印尼、泰国、越南等东南亚一些国家以及中东、东非、欧洲出土陶瓷与官冲窑相印证,揭示了官冲窑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提供主要货品资源的历史。

官冲窑陶瓷因为自身独持的历史价值和地域文化体现,到了今天已是不可再生的珍藏品,成为侨乡悠久历史文化的佐证和载体。

克拉克瓷

器形丰富精美令人大开眼界

公元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捕获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船上装有大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器,因不明瓷器产地,欧洲人把这种瓷器命名为克拉克瓷,其原产地为中国福建漳州的平和。

自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至崇祯六年(1633年),时值海上贸易十分繁荣,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西方对中国瓷器的需求日益增加。据史料记载,仅荷兰东印度公司就在17世纪的80年间从中国运出瓷器1600万件。

明万历(1573—1620)年中,景德镇制瓷业出现原料危机,造成景德镇外销瓷生产的大幅减产,东印度公司的经营者们手持景德镇瓷器样品和西方人喜爱的图样寻找新的供货地。于是,福建沿海民窑就成为大量制作景德镇瓷器替代品的生产基地。据文献记载,1621至1632年间,荷兰东印度公司曾三次在漳州收购瓷器,数量动辄上万,同时,日本人也从漳州购买瓷器,其中不乏数目可观的的南胜、五寨窑产品。

本次展览的克拉克瓷以其数量和器形的丰富和精美,征服了行家和观众,表示“开了眼界”。专家指出,收藏到了一定程度,可向专项收藏发展,重视侨乡文化特点的藏品研究,深挖藏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从而树立侨乡藏家藏品的独特地位。 (文/图 宜君 暖根 凤萍)

责任编辑:蔡少颖